|
張瑋儀(中)和姑婆(右)的感情可比親生父母,連踏上紅毯那一刻,都有姑婆陪伴。 張瑋儀/提供 |
父親撕碎她的國中畢業證書
在老一輩人眼中,女兒常被當成「賠錢貨」,佛光大學文學系助理教授張瑋儀也不例外。從小愛念書的她,因家境關係,國中畢業時不敢報考普通高中,卑微的心願是能念高職學一技之長也好。但當她興高采烈拿著錄取通知回家時,父親卻當場撕碎她的國中畢業證書說:「女孩子念什麼書,去工廠賺錢吧!」粉碎了她的求學夢。
十年後,張瑋儀不僅沒有成為父親眼中的賠錢貨,還拿下成功大學文學博士學位,並在佛光大學取得教職。求學之路的幕後推手,是她終身未成家生子、靠幫傭替她賺取學費的姑婆。
張瑋儀回憶,姑婆小時候受日本教育,和她一樣受到家境與重男輕女觀念影響,只念小學就被迫中止學業,到有錢人家幫傭。看著年幼的張瑋儀哭訴求學遭拒,姑婆彷彿看見了當年的自己,一口氣答應替張瑋儀負擔學費直到畢業。
|
她,傳遞姑婆的愛 拒當賠錢貨,佛光大學助理教授張瑋儀(右)靠著姑婆幫傭收入扭轉失學命運,現在更成為大學教授,將姑婆的愛心傳遞給更多學生。 圖/佛光大學提供 |
未成家的姑婆為了她 75歲才退休
張瑋儀算一算,從高中到拿到博士學位,前後至少花了姑婆兩百多萬元。姑婆更為了資助她,一直工作到75歲才退休。
當她還在念博士班時,姑婆還一度摔斷腿,病中的姑婆仍擔心萬一自己離開人世間,無法幫她完成學業。
張瑋儀說,姑婆不知道高教體制這麼漫長,有時也會口頭抱怨張瑋儀念書怎麼那麼「憨慢」,念這麼久還沒畢業。即使有姑婆資助,但不斷增加的註冊費和生活費支出,讓張瑋儀的求學路依然辛苦,課餘幾乎都在打工,從來不知道寒暑假的滋味。
在佛光大學學生眼中,張瑋儀的成長過程宛如台灣版「阿信」。張瑋儀更把姑婆的愛心發揚光大,每當聽聞有學生經濟困難,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。
她加倍奉還 姑婆:換你陪我十年
如今姑婆已經年過80歲,對姑婆當年的付出,張瑋儀現在「加倍奉還」。除了每個月固定給兩萬元生活費,每逢周末,她一定去幫姑婆打掃、煮三餐,帶行動不便的姑婆到醫院復健。讓姑婆感動的笑說:「過去我養你十年,現在換你陪我十年」。
她,傳遞姑婆的愛拒當賠錢貨,佛光大學助理教授張瑋儀(右)靠著姑婆幫傭收入扭轉失學命運,現在更成為大學教授,將姑婆的愛心傳遞給更多學生。 / 圖/佛光大學提供" >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